用户登录
 /  首页 >> 综合信息 >> 中心新闻 >> 正文

2020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济与管理学科组主任联席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0-08-29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发展的相关工作,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和辐射效应,积极推动新文科背景下经管学科实验教学的发展,按照《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议章程(试行)》中的有关规定,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济与管理学科组(下称学科组)主办,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社会超网络计算与决策模拟实验室承办的2020年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济与管理学科组主任联席会视频会议于8月21日在济南召开。全国60多家高校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负责人及相关教师共计200余人线上参加会议。我中心丛建阁主任、李斌副主任以及部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和教师参加了视频会议。

本次会议主题为“新文科背景下的经管学科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芦延华,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李霞,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周勇义,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传勇,山东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部长王浩,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济与管理学科组组长、山东大学商学院院长戚桂杰,学科组副组长、广东财经大学任晓阳,哈尔滨商业大学教学实验设备管理中心主任张莉,学科组秘书长、厦门大学周红刚等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孟庆春主持。

芦延华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要跟上“新文科”深化改革的步伐,实现有内涵的跨越式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关键支撑,在人才核心素质训练中发挥重要作用。李霞介绍了山东省一直高度重视新文科建设工作,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共商“新文科背景下的经管学科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的发展大计,为山东的发展、山大的发展注入新生机、新活力。周勇义指出,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需要思考如何进行经管学科规划和创新实验实践教学,希望示范中心继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戚桂杰表示,经管学科组实验中心在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领域作了大量工作,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应明确新的工作定位、新的建设模式、新的发展途径,继续发挥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本次会议设有主会场与分会场,上午的主会场以主题报告形式推进。周勇义教授作了题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开展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的报告,从新文科与实验实践教学的关系、新文科实验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等方面提供了实验实践教学的建设思路。刘传勇教授作了题为“从理念到行动 山东大学新文科建设探索与创新”的报告,着重从新文科的内涵与建设重点、新文科建设的工作方案、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探索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山东大学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创新成果。戚桂杰教授作了题为“新形势 新要求 新发展”的报告,分析了新形势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以及如何实现新发展,总结了学科组2019年的工作,并对后续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张莉教授作了题为“2019年经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数据统计及分析”的报告,从量化指标上对示范中心年度报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根据报告,我校经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得分比2018年上升5位排在第四位,其中:基本情况排居3位,我校的实验室面积和设备值居第一位;人才培养居第8位;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居第9位;队伍建设居第5位;信息化建设居第8位;示范与交流居第5位。

在下午的分会场环节,与会代表围绕新文科与经管学科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李斌副主任参加第一分会场会议,丛建阁主任参加了第二分会场会议,并在会议中汇报了我校实验教学资源建设、虚拟仿真项目建设情况以及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思考。在大会主任交流期间,大会安排丛主任发言。丛主任主要围绕我校的“大智移云物区”的实验室建设内容和实验教学改革举措与实效进行交流,包括:实验教学软件与数据库建设的思路以及开源数据、数据交互、数据真实性的做法,校企合作建设数字化商科实验中心与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共建区域数据共享中心、校企合作共建(智能会计)实验室、校企合作开发智能会计实验系列教材与案例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与广西大学等开展的基于互联网的跨校、跨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活动;按照“计算思维、数据思维、互联思维”开展实验教学模式与手段、方法、内容的改革,发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支撑+引领”的作用,推动小微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开发与建设。建议:在新文科背景下,实验教学在立德树人、人文素养、社会情怀、经济知识、管理能力等的教育与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撑学科的交叉发展和专业的升级改造,引领实验教学资源技术迭代、结构优化和实验教学理念、体系、课程、方法、标准的改革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