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中心概况 / 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财经大学)于2015年1月获批建设。本中心实验室面积20315平方米,现有基础、专业、综合类实验室143个,实验教学用设备7357台套,教学软件130多套,实验设备总值8031余万元。建有: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电子商务等5类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群;财税管理、税收模拟、会计模拟、金融综合、金融工程、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ERP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群;有校企共建的“用友ERP实践教学基地”、“浪潮—山财”信息实训基地以及学校与济南市政府合作建设的“金融服务外包实验室”等;通过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26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形成了以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为主体以及其他学科为支撑,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服务能力强大的基础类实验室、专业类实验室、综合类实验室;拥有管理学、会计学和数字媒体内容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企业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山东省金融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经济运行动态仿真实验室、金融服务外包创新实验室、信息系统工程与经济管理决策实验室、机器学习与财经数据挖掘实验室、行为会计高校实验室、货币政策与金融风险管理高效实验室、金融量化与保险精算实验室、山东省大数据与宏观经济监测实验室等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本中心曾被山东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协会评为“十一五”期间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

本中心具有良好稳定的与CERNET连通的网络环境,千兆到桌面,所有实验用微机都能通过学校网络中心访问Internet;采取一卡通实验教学感应式刷卡管理系统,学生上下课、实验班级、实验时间与课程等均可通过中心机房管理系统进行设置和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安全防控系统,采取人机结合的管理方式。
本中心按照学校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科专业定位,(1)     将实验教学定位为:实验教学是实现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环节。其与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环节协同共生,共同促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新商科实验教学,应成为新时代财经类学科专业改造升级的能源、教育教学深度变革的来源、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本源、师生科研创新的资源和服务社会的策源地     ;(2)     实验教学理念确定为:以学生为中心,行业引领,技术赋能,强调应用导向,培养基于数字素养的实践创新能力。以“数据思维,计算思维,互联思维,共享思维”为主导,推动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在内容、资源、方法、模式、管理等方面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整合与重塑,塑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开放式实验教学生态     (3)构建了“一条主线,两面延伸,三个层次”的123实验教学体系。“一条主线”是指按照“大经管、大流程、大跨度、高仿真、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思路,以企业要素资源管理为逻辑主线,以社会商务运行真实流程为参照,在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内、外部要素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对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功能化解构和模块化组合,依托学校必修、选修教学制度设计和中心开放运行模式,构建起多学科交叉融合、一体化的校园仿真商务运行环境,打造运行高效、自由开放、主动探索的实验教学文化氛围。目前,共规划设计了企业经营模块(企业内部生产要素资源管理实验)、商务服务模块(企业间生产要素资源管理实验)、公共服务模块(企业外部生产要素资源管理实验)、创新创业决策模块(综合性生产要素资源决策管理实验)4 类模块。“两面延伸”是指拓展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外延和内涵,构建“三核两翼”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现有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创新型“三层次”课程体系基础上,按照学校“全过程实践教学”的思路,将实验教学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分别向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环节进一步扩展延伸。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构建以主题驱动为特征的实验教学内容子体系,加大学科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体系中案例教学的比重,在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中促使教学内容体现“三位一体”: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应用软件学习;在社会实践环节中构建以“学校—社会”双向互动为特征的实验教学内容子体系,依托校内实验教学平台,拓展社会调查与分析、基于校外实习基地的校企联合开发实验教学项目、学生参与企业横向科研课题等实验教学活动,实现“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这一新型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应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社会实践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三个层次”是指把本科生四年的实验教学作为一个整体,依据人才培养能力层次细分目标,由浅入深,循序递进,构建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项目)体系,全方位拓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空间。